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

植物工廠的幾件小事:植物工廠的愛恨情仇

圖片來源:http://egbond.pixnet.net/blog/post/319066831

最近幾年,有個東西被大家討論的很厲害,正反兩面的論述都有,那就是植物工廠,什麼叫做植物工廠呢?直觀一點的當然就是可以日夜不停歇生產植物的工廠。而植物工廠的出現,歸因於生活與社會環境的變遷,現今氣候異常現象已經不是每次新聞所說的「百年難得一見的xxx」,現在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不尋常,像是美國東岸出現大雪、加州卻是大太陽;英國的暴雨;俄羅斯的暖東;日本的大雪等等。

在大自然異常的狀況下,種植日常蔬果越來越困擾、也越來越高價(就跟颱風過後菜都會漲價一樣),所以隨著科技的進步,農業技術日益發達,就出現了「植物工廠」,既然是工廠就表示可以全年無休、固定量產,在植物工廠裡可以控制光線、養分、溫度和濕度,而且種出來的植物還號稱是「無毒、健康、養生」,台灣有許多知名的科技大廠也已經投入植物工廠許久。

在我們上面的日本,在植物工廠方面也已經發展許久,特別是在311大地震之後,因為許多土地都受到輻射污染的影響,導致有很多農作業都有核污染的風險,所以在日本民眾對於吃的食物感到疑慮時,植物工廠的產物漸漸受到重視。感覺起來植物工廠似乎可以為大家解決糧食、土地不足的問題,但為什麼我的標題要設「植物工廠的愛恨情仇」呢?
▲植物生產線的實例,圖取自Fairy Angel

一個議題的出現討論,必定有多方的說法,先從台灣到底適不適合發展植物工廠來說,明道大學的陳世雄校長認為,植物工廠不是不好,而是植物工廠不適合在台灣發展,前述我們有提到植物工廠是為了解決氣候異常、土地不足的問題,但台灣現今的問題並非是我們土地不足,而是我們有十幾萬公頃的休耕地,也有良好的天然日照、溫度、土壤等農業條件,並不需要發展高耗能、高投資的植物工廠。

另外,提到植物工廠就不得不提到「室內栽種」的問題,先不論植物工廠到底適不適合在台灣發展、能不能帶來經濟利益、是否會有環境污染,從植物工廠最根本的東西來看-那就是所生產的蔬菜,許多營養學家、美食家表示,植物工廠蔬菜的養分是來自人工調配的水耕液(簡單說就是化學成分),並非經由天然的土壤孕育而成,在植物工廠所種植出來的蔬菜,缺少土壤中的微量元素,完全沒有足夠的營養價值。而這個論點也是大部分消費者,無法安然接受室內耕種蔬果的疑慮。

但其實在植物工廠發展之前,我們對室內耕種的蔬果並不陌生,大家小學的時候都有種過綠豆吧,在沾濕的衛生紙上灑上綠豆,不到一個月就會長成滿滿的綠豆芽;以及之前很流行的太空菇菇包,也是買來之後,只要在太空包上灑水就會長出香菇;再者,現在大家最喜歡買的保健食品-靈芝、牛樟芝、桑黃等真菌類,也幾乎都是採取室內栽種的農法而成,難道大家在吃的時候,都認為他們是不安全且沒有營養價值的嗎?


▲之前很流行的菇菇包,小女子也買過呢~

而且,在現在環境廣受大家污染的情況下,灌溉的水可能是工廠廢水、空氣中有大量的PM2.5、土壤裡雖有微量元素但重金屬成分可能更高(你想想雲林麥寮那裡種出來的蔬果你敢吃嗎?!

當然植物工廠(室內栽種)有其好處也有其壞處,也有適不適合發展的問題,今天提出這個議題,只是希望大家了解正反兩方的論點,不要以偏概全,而我本人呢,對於植物工廠抱持著觀望的態度,但對於室內栽種是完全不反對,畢竟現在的污染真的頗嚴重,雖然室內栽種是使用人工養分液或是某些調配出來的土壤,但至少我可以知道這些蔬果們到底是吃了些什麼東西。

參考資料:
《文青別鬼扯》facebook粉絲團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